新常態,不忘初心
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至全球 213 個國家,至今確診人數超過三千萬,死亡人數節節攀升逾一百萬人。毋庸置疑,基督教會的福音宣教事工遭遇了無可逆轉的衝擊和改變。表面上,疫情似乎封鎖了教會大門,實情是神衝倒了教會的四面壁壘,把教會提升進入雲端,更藉著網絡把福音送入千家萬戶。危機轉成契機,神擴張了教會的疆界,加速了教會新媒體化的進程,藉以回應資訊化、電子化、科技化的新時代,也裝備教會掌握新媒體的優勢,連接網絡世界,要使千萬的網民作主的門徒。今天,教會擁有絕佳的契機,蓄勢待發,一鼓作氣完成主給教會的大使命。
喚醒信徒委身大使命
關鍵是今天基督的教會如何看待大使命呢?根據媒體報導,基督教研究人員喬治.巴納(George Barna)曾對美國的基督徒進行一次信仰調查:「你聽說過大使命嗎?」結果,6% 的受訪者表示不確定,17% 表示聽過並能解釋意思,25%曾聽過但忘記確實意思,而高達 51% 的受訪者竟然表示沒有聽過大使命。研究小組因此總結:「這些數據表明,教會很少使用這個短語。這也可能表明教會沒有把大使命列為重點工作;同時這個短語已經失去支持。」研究人員也發現,長者(29%)和 1946 至 1964 年出生的人(26%)表示他們知道大使命,相較 1966 至 1980 年出生的 X 世代(17%)和千禧一代(10%)為多。
設若這個研究報告反映了一定程度的真實狀況,教會未來的前景堪令人憂心如焚,因為在新生代中關注大使命、委身於完成大使命的基督徒顯然每況愈下。兩千年來,教會豈不應該踐行「基督最後的命令,我們最優先的關注」嗎?沒有這份「我們作基督的使者,就好像神藉我們勸你們一般。我們替基督求你們與神和好」(林後五20)的情詞迫切,如何能產生奮起直追,完成大使命的驅動力?求主以「我豈能不愛惜?」(參拿四11)的悸動和哀慟挑動我們的心弦,使我們恆常以基督的心為心,愛憐和尋找迷失在黑暗曠野中的靈魂。
禱告是宣教最有效策略
教會不能忽略「4-14 之窗」(指 4 至 14 歲的兒少群體)的宣教,在他們成為世界流行文化的「門徒」之前,為基督先得著他們;否則,教會若失掉一整個世代,無疑自掘墳墓。教會更要集中火力進行跨代、跨文化的青少年宣教,貼近他們的脈動,以為父的讚賞和肯定取代對他們嚴苛和定罪,以亦師亦友的關懷取代對他們說教和批判。教會也不能忘記最大的鮮聞福音群體——十七億的穆斯林,在他們虔誠膜拜、刻苦己心的齋戒月,基督徒承諾 You Fast, I Fast!(你們齋戒禁食,我們基督徒為你們禁食禱告!)「我們爭戰的兵器本不是屬血氣的,乃是在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堅固的營壘,將各樣的計謀,各樣攔阻人認識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使他都順服基督。」(林後十4-5)在善用媒體宣教的年代,最有效的宣教策略仍然是跪下禱告。願神在這些年間復興教會、在這些年間彰顯榮耀,發怒的時候以憐憫為懷,在新冠肺炎夢魘揮之不去、天災人禍層出不窮的年間,求滿有憐憫慈愛的神不忘記祂的百姓,憐恤我們不過是塵土所造。教會中有見識、具專業才幹的聖徒當聯合起來,挺身而出,發展和推動扶貧救災宣教。
親愛的聖徒,趁著白日趕緊做工,因為黑夜將到,就甚麼都不能做了(參約九4)。祈願《宣子兵法》的推出,不僅立足本土培育宣教精兵,看見大使命的傳承,更能幫助華人放眼世界籌謀策略投身大使命,遍傳天國福音,對萬民網民作見證,等候並仰望神的日子降臨(參彼後三12)。
(作者:溫羽明是新馬中信執行主任、《宣子兵法》籌委會召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