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放在墳墓裏
主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的那個黃昏,亞利馬太的約瑟放膽去見彼拉多,求領取耶穌的身體。他買了細麻布,把耶穌用細麻布裹好,然後安放在一個從磐石鑿出來的墳墓裏,又輥過一塊石頭來擋住墓門(參可十五42-47)。當我默觀這一幕時,深深被觸動,眼淚不停地流下。我彷彿看到約瑟如何擁抱着滿身鮮血的耶穌,輕柔細緻地觸碰祂,小心翼翼地擦淨主身上的血水和釘口,然後戰戰兢兢地用細麻布一層又一層,從頭到腳包好主的身體,像在包裹一份最珍貴的禮物。他一直默默凝視陪伴着主耶穌。日影西斜,孤墳並不冰冷,因墓裏充滿着約瑟對主的愛。聖經沒有記載約瑟當時的心情,但我看到在愛裏沒有懼怕的約瑟。
安放主所愛的人
約瑟勇敢細心、慷慨無私、不計較地付出,只為好好安放一個死去的人——耶穌——他所愛和尊敬的。聖靈微小的聲音在問:「你願意像約瑟般安放主所愛的人嗎?」我當然不是要預備墳墓!只是當宣教士身體或心靈出現毛病,在耗盡的邊緣時,我們能提供一個安全、不受騷擾的環境和空間,讓其好好療傷休養嗎?也許墳墓是一個不錯的地方。
在那裏宣教士帶着傷痕和淚水,可能還有尚在淌血的心,奄奄一息,赤裸地流露自己軟弱無能的一面。他需要一個愛他的「約瑟」把他小心安放(Handle with Care),給他一個擁抱,能不加批判地專注聆聽他的故事,與他同哭;明白他有聲無聲的感受,接納他不能言喻的脆弱;包裹那看得見及看不見的傷口,從外到內一層又一層……你是那個「約瑟」嗎?你願意因着愛主的緣故而安放主所愛的人,縱然要付上不少代價?受傷的宣教士在那裏與主面對面,讓主觸碰他的軟弱,然後時候到了,他要像復活的主一樣走出墳墓,從此生命不再一樣。走進墳墓,死而後生,因「凡為我和福音的緣故失去自己生命的,將保全生命。」(可八35 下,《中文標準譯本》)墳墓成為醫治、重生和得勝的地方。
與主相遇因死得生
墳墓是我們的歸宿,也是我們心靈的密室,但不用等到主懷安息的那天,現在就把自己安放在墳墓裏,每天與主素顏相見,將自我中心、追求表現、憂慮恐懼及虛榮驕傲等一一埋葬,還有別忘記把一切的事工、所有的人和物都撇下,單單與主面對面。走進墳墓,因死得生,「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着」(加二20 上)。墳墓是我們天天與主相遇的地方。
(作者:林施麗煇是中信國際差會協調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