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父的心

經歷四年多漫長的枯等,兩地遙遙隔空相思。疫情管控解禁後,宣教士可以歡然回國述職,探望親人和教會的弟兄姊妹。再回返原居地,宣教士和子女因為水土不服,竟然都相繼病倒了。在家鄉逗留一週,宣教士的兒子和女兒被那裏的一磚一瓦、一花一草、風土民情深深地吸引了,他們最津津樂道的乃是年邁的祖父母和姥姥所烹煮的美味佳餚,不僅齒頰留香,更令他們流連忘返。再離家,宣教士看似滿載而歸,多年思鄉之情被父母的寵愛給滿足了。然而,臨別依依,縈繞不散的是濃郁的離愁和無法割捨的親情,牽腸掛肚的是已屆古稀之年的父母親。到底何年何月還能重逢團圓,再次喜極相擁而泣呢?

對於離鄉背井到遠方事奉的宣教士,他們需要放下的何止是在原居地的功成利就和安舒穩定,最難以割捨的還是親情、友情和肢體之情。進入文化、語言、環境迥然不同的工場,迎接他們的就是綿綿無絕期的思念和孤獨。調適、改變、放下,去擁抱新的人生絕非容易的過程。因此,陪伴他們,傾聽他們的心聲,探望他們,把屬靈家人的溫暖帶給他們,把一些家鄉的美食送給他們,跟他們一起禱告,直到他們漸入佳境……做在最小的弟兄身上,就是做在主身上。

失喪的,我必尋找;被逐的,我必領回;受傷的,我必纏裹;有病的,我必醫治;只是肥的壯的,我必除滅,也要秉公牧養牠們。」(結三十四16)

(作者:溫羽明是新加坡中信總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