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子教育攻略(二) 不同教育模式之利弊

目前一般宣教士子女(宣子)較多使用以下三種教育模式,各有利弊。
1. 工場本地學校
好處:
- 能學習當地語言。
- 讓子女了解及融入當地文化,拓寬孩子視野。
- 費用較便宜。
- 與本地人建立友誼,孩子成為福音橋樑。
缺點:
- 需面對學習語言、環境及文化的壓力。
- 融入當地文化,卻淡化本身文化身分及較少機會學習母語。
- 當地信仰及文化跟基督教信仰或會有衝突。
- 有些本地孩子較少接觸外地人,宣子在校可能會遭排擠。
- 課程銜接問題。
2. 工場基督教國際學校
好處:
- 良好基督教教育,有較好的屬靈培育及團契生活。
- 程度不錯,容易與北美及其他國家的課程銜接。
- 學生來自五湖四海,都是第三文化孩子,有較強烈的認同感。
- 培育國際視野及思維。
- 了解工場當地的物質和福音需要。
缺點:
- 學費高,經濟壓力較大。
- 申請入讀需有一定程度的英語水準。
- 並非每所學校都能為英語能力欠佳的學生提供輔助教學。
- 大部分國際學校未能幫助非歐美學生認識自己的民族身分及學習母語。
- 國際學校容易跟工場本地文化脫節。
- 若孩子需在校寄宿,很多時不能在父母身邊。
3. 在家教育(Home schooling)
好處:
- 因在家學習,不會限制父母事奉的地點。
- 適合需經常走動的家庭。
- 子女可留在父母身邊。
- 因材施教,為個別孩子安排適切的課程內容。
- 輔助當地學校不足之課程,例如母語、聖經及德育教學。
缺點:
- 父母需要委身、投放時間預備和執行教學工作。
- 父母同時扮演老師角色,可能會構成親子關係的張力。
- 現時課程大部分以美國課程為主,父母及孩子需有一定的英語能力。
- 孩子缺乏健康的競爭學習環境。
- 需要加強孩子的社交活動,這對青少年人尤其重要。
- 網路學習(on-line learning)對中學生較合適。
升讀大學須知
- 大部分差會的財政預算都不包括宣子的大學學費和住宿費。
- 有些差會鼓勵父母為年幼子女購買教育基金,預備日後升讀大學之用。
- 香港差傳事工聯會為大專宣子設立免息貸款計劃,詳情及申請可參閱 https://hkacm.net/tck 之 TCK 教育基金。
- 美國有些基督教大學為宣子提供獎學金。
(作者:何陳佩英是海外基督使團 OMF 創啟地區第三文化孩子事工顧問;作者保留文章版權)